石墨的工艺特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晶形态,根据结晶形态的不同,工业上可将天然石墨分为致密结晶状石墨(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土状石墨)和鳞片石墨三类。
块状石墨在自然界中比较罕见,是价值高的石墨矿。其结晶状态好,颗粒直径大于0.1 mm,结晶肉眼可见,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2/g,呈致密的块状构造,固定碳含量为60%~65%,有时高达80%~90%,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没有鳞片石墨好;
土状石墨的结晶状态差,晶体直径小于1μm,比表面积主要分布于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完整的晶型,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和润滑性,可浮性差,但品位较高,固定碳含量一般为60%~80%,少数可达90%以上;
鳞片石墨是自然界中可浮性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次磨矿、多次选别可得到高品位的石墨精矿,该类矿石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等均优于其他类型石墨,因此其工业应用价值较大。
今天主要为您介绍黑龙江鳞片石墨的相关知识:
鳞片石墨经高压变质而成,一般呈青灰色,风化呈黄褐色或灰白色,多产于麻岩、片岩、结晶石灰岩以及矽卡岩中,共生矿物较复杂,主要成分为片状结晶碳,伴有长石、石英、黑云母、黄铁矿、磁黄铁矿、金红石等杂质矿物。
鳞片石墨广泛用于冶金工业的高级耐火材料与涂料。如镁碳砖、坩埚等。军事工业火工材料鳞片石墨是中国优势的重要的矿产资源,在高新技术、核能以及国防军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石墨产业发展具有潜力。
由于耐火材料行业整体已经由大变强的高质量发展,在当前行业情况下,鳞片石墨行业在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速度实现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鳞片石墨行业后期向负极材料等高技术行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耐材之窗从生产企业口中也了解到当地政府也在通过政策引导不断的让鳞片石墨行业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
鳞片石墨经过深入加工,可以生产出多种分支产品,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的后期发展潜力要远远高于鳞片石墨的初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