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墨矿产有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种类型。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底,中国晶质石墨矿物储量为3041万吨,基础储量为5432万吨,资源量为13054万吨。近20年,我国晶质石墨储量呈增加态势,但是大鳞片优质石墨储量减少到不足500万吨。晶质石墨分布在黑龙江、山东和内蒙古等20个省(自治区)。
石墨矿床以中、小型为主,矿床类型大致分为以下5种:
①结晶片岩中的似层状石墨矿床;
②变质煤层中的石墨矿床;
③霞石正长岩中的石墨矿床;
④矽卡岩中的石墨矿床;
⑤结晶片岩中的脉状石墨矿床。
天然石墨资源有3类,它们分别是块状石墨、鳞片石墨和土状石墨(隐晶质石墨)。
(1)致密结晶状石墨
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这种石墨的特点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
鳞片石墨是由许多单层的石墨结合而成,在变质岩中以单独的片状存在,储量少、价值高,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此类石墨矿石的特点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是自然界中可浮性较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它的工业价值较大。
(3)隐晶质石墨
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品位较高。一般的60~85%,少数高达90%以上。一般应用于铸造行业比较多。随着石墨提纯技术的提高,土状石墨应用越来越广泛。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黑龙江石墨公司提示您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石墨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之分。
天然石墨矿又分为土状石墨和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是更为优质的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则是指将属于无定型碳分类的炭素材料进深加工,提高了碳的纯度,进一步增加了石墨状晶体结构的比例后获得的石墨材料。石墨材料跟炭素材料一样可以制成电极、耐火材料等工业品。